最新目录

探讨防雷装置检测误区

来源:无损检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较低,石化、电力、冶金、交通、建筑等设施简单,信息化建设尚未开始,防雷相关标准少,且标准中的条款设定简单。以当时年代的民用

0 引言

在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我国工业化程度较低,石化、电力、冶金、交通、建筑等设施简单,信息化建设尚未开始,防雷相关标准少,且标准中的条款设定简单。以当时年代的民用建筑为例,防雷装置定义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在建筑物外观上就可以直观看到,传统观念上对建筑物进行防雷装置检测的认知,就是在接地线与引下线连接的断接卡处,测量接地电阻值来判断建筑物防雷装置是否合格,因此防雷检测又被认为是一种操作极为简单、容易掌握的工作,检测人员就是不需要太高的文化知识或具有雷电防御专业知识的普通工人而已。

经过40 年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石化、电力、冶金、通信、计算机、交通、航天航空等建设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水准。而雷电防御技术的发展也达到新的高度,雷电防御相关技术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纷纷出台,对防雷装置的标准定义既丰富了内涵,又提升了高度。行政监管机关的法规文件也纷纷出台,规范防雷装置检测业务市场。

1 防雷装置定义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24 号对防雷装置的定义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连接导体等构成的,用以防御雷电灾害的设施或者系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2010)对不同场所、设施的防雷装置中接闪器的材料规格、敷设方式,保护范围等制定具体的设计标准。外部防雷装置的接闪器有明敷、暗敷、设施构件充当等,都设置于建(构)筑物的顶端;引下线有明敷、暗敷、建(构)筑物自身充当等几种形式;接地装置有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分类。图1、图2 表达了两种建筑物传统形式的外部防直击雷装置。

2 防雷装置检测周期

图1 金属板接闪器检测项目

图2 接闪杆、接闪带检测项目

根据法规和标准定义:防雷装置检测周期为一般场所每年检测一次,危险化学品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为什么设定这个周期呢?空气中的湿度、酸、硫、氧的含量对金属的腐蚀,太阳的暴晒对防腐材料的老化影响,大风对构件产生的推、晃动力,直击雷电对接闪部件的灼伤,雷电感应、雷击或过电压传导使电气线路或器件损坏等,使防雷装置系统物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检测合格的建构筑物、石化、电力、冶金、通信设施等的防雷装置,其检测参数值会因为上述因素,在一定时间后就发生相应变化。因此,根据不同性质场所的防雷装置因雷击造成雷击后果的重要性,设定半年和一年一次的检测周期是科学、合理的。

3 检测人员作业技能

防雷装置检测是目前所有专业检测行业中涉及专业领域、场所最广,针对建(构)筑物、设施、设备最多,检测人员作业涉及操作技能最复杂的工作。因此,检测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雷电防御知识,电气专业知识和电气作业资格,通信专业知识和作业技能,高处检测作业资格等技能,这就需要检测作业人员不仅要具备防雷专业知识、电气作业知识,同时要身体素质好,具备登高检测作业能力。

4 检测装备配备

根据中国气象局令第31 号《雷电防护装置检测资质管理办法》的设备配置表中,对仪器、设备配备数量和性能指标要求都做了规定,而在电力、化工、冶金行业的检测也有一些对设备特殊的要求。在检测项目中涉及的场所复杂程度不同,对检测作业的要求也不同,因此,检测装备配备不仅是仪器仪表,还要有完成检测所必需的梯子、物件吊绳,安全防护装备等。

5 误区的表现形式

通过对多个省份的数十家检测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比对,在市场运营管理、检测标准的使用、检测技术装备的配备、检测技术人员能力现状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很多检测机构是满足了获得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出具了在技术和质量层面有很大问题的检测报告,而实际并没有达到防雷装置检测的真正目的。使受检单位的防雷装置存在相当的防雷安全隐患而未被发现。

(1)运营管理,作为商贸公司根据公司法可以在全国任何区域设立分公司。而作为需要资质资格评审的行政许可事项的防雷装置检测公司也像一般的商贸公司一样设立分公司并且分公司人员用分公司装备开展检测业务就是一种误区。

比如一家甲级资质检测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目前大部分分公司都是挂靠设立,向总公司交管理费或项目分成来获得资质证书的使用),几个人,几台设备,用所谓总公司的资质(实为租借)就可以开展检测业务,非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最低的也就2000 元左右,投资小、见效快。他们跟当地通过资质评审获得甲级资质的检测机构相比,在人员资格、设备投入等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不公平性,并破坏市场公平秩序,通过法理调研,检测分公司人员只有在当地拓展检测项目的商务业务资格,没有开展检测资格,要想开展检测,同样要通过当地行政主管机构的行政许可,获得检测资质,才能开展检测业务。监管机关把这样的现象视为正常就是一种误区,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盛行的根源。

文章来源:《无损检测》 网址: http://www.wsjczzs.cn/qikandaodu/2021/0508/524.html



上一篇:智能纺织品发展现状和检测
下一篇:预防传染病多轮检测与二分法分组方案探讨

无损检测投稿 | 无损检测编辑部| 无损检测版面费 | 无损检测论文发表 | 无损检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无损检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